严格的监管环境使得主动投资难以获得超额收益,对比被动投资低廉的费率,资金流向出现了大幅转移。
从这个意义上,在晚清、民国时期,公司发行的股票含有强制性官利,是有道理的。换言之,如果投资者的信息地位相对于公司内部人差得太多,如果投资者根本无法知道公司到底在干什么,更无法判断公司到底做得好不好,那么,公司发行的股票会很少有人买。
也就是说,崇祯二年朱世荣的家产分拆采取分产不分业的方式,使分家后原有的商业经营以合伙企业的形式继续,但产权和利润在诸子中均分。朱荫贵先生指出,1870、1880年代官利一般每年10%,清末降到8%,民国1920、1930年代降到6%,而且都是只要股东交付股金,无论公司是否开工、是否有收入,官利随即计算并按期支付。按理说,强制性官利的必要性大大下降。在他看来,靠股价升值给投资者带来回报,远远没有分红收益那么踏实,更何况没有那么多公司的股价持续稳定上涨的。(本文为作者在喜马拉雅《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的讲座文本) 进入 陈志武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分红 官利制度 。
至少早在明朝留下的一些账簿记载中,能看到那时就流行的分红方式。债券和各类固定收益契约对公司信息的敏感度低,而股权对信息的敏感度高。布雷顿森林会议 有学者认为,霸权的性质是良性的。
美国领导人一直担心,如果美国不再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任由国际货币的汇率安排走向浮动汇率制,那么可能会出现20世纪30年代那样的国际货币危机,即各国竞相贬值,实施以邻为壑的汇率政策,这会导致全球经济大萧条乃至引发世界大战。美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不如西欧国家。尽管日本人口相对稀少,土地面积也相对狭小,难以与美国相提并论,但二战后的技术进步缓解了原料不足对日本经济的制约。与此同时,持有大量美元储备的国家遭受了损失。
二战后,美元的几轮贬值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到1973年,欧洲的出口额已升至二战结束初期的6.5倍。
经过这一轮贬值,美国的国际债务问题得以缓解,美国经常项目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也得到了遏制,其经常项目赤字在零水平附近波动。这是美元在二战后的第一轮贬值。美国再次通过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享有的特殊地位,从其他国家获得铸币税,化解了债务负担,扭转了贸易颓势,同时转嫁了危机。也有研究强调利益集团的影响。
最后,政府可以实施 货币隔绝(monetary insu-lation)。即便是在美国国内,也有46%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将会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霸主,而不同意此观点的民众占45%,双方大体持平。这些国家国内产业落后,经济上缺少自主性,因此大量美元回流到发达国家。在贸易领域,霸权国家会通过实施最优关税(optimum tariff)盘剥小国。
日本受制于狭小的国内市场,在经济上仍难以摆脱对外部的高度依赖。截至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已经积累了近三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绝大部分是美元。
在五国代表宣布美元对非美元货币有序贬值以后,不到一周时间,美元对日元贬值了10%,对德国马克贬值了8%。1973年,美国再度宣布美元贬值10%,黄金官价由每盎司38美元上涨到42.22美元。
80年代,里根执政初期,中西部主要州的失业率高达10%-13%。到1968年,美国进口的汽车数量已超过了其出口汽车的数量,这对长期以汽车作为重要出口商品的美国而言是一个沉重打击。如果霸权国家的权力贴现率上升,将会促使其通过国际货币体系对他国进行掠夺,转嫁危机,而货币贬值就是霸权国家在权力贴现率提高时,获得铸币税收益和转嫁危机的重要手段。同时,持这种看法的民众所占比重上升很快。此外,伊肯伯里还指出,美国的霸权是自由主义的霸权,它是透明的、开放的,这样的制度安排具有报酬递增的特征(increasing returus to institution)。为了履行这些国际承诺,美国需要承担一部分风险与损失。
各国货币对美元升值,其中,德国马克升值13.57%,日元升值1.69%。因此,一个理性的霸权不会采用最优关税,也不会过分抽取铸币税,因为这样的短期行为难以为继,会损害其长远利益。
长期的国际收支赤字与国际债务问题对世界上其他国家而言都是巨大的问题,它会影响一国的清偿能力与国际竞争力。当时美国不少研究警告说,美国需要重新考虑对日本的高科技政策,因为不仅美国和苏联的冲突关系到国家安全,日本的技术领先同样威胁到了美国的国家安全,需要当心以后日本取代美国的霸权。
由于中国持有的外汇储备及美国国债数额位居世界首位,因此美元贬值幅度越大,中国遭受的损失也就越大,资产缩水也就越严重。英镑币值比较稳定,信用度也较高。
因此,关于人民币升值的争论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凸显出来的。表面上看,当美国出现国际收支赤字时,欧洲(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日本)在为这些赤字提供融资。而此时的美国,经济遭遇滞涨,经济增长远逊于日本,通货膨胀率呈现两位数。但是,当美国霸权面临衰落时,其权力贴现率开始改变。
由于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变得不再可靠,从1961年到1968年,外国投资者和政府提前兑换了70亿美元,导致美国黄金储备的40%以上被兑换。在微电子领域,美国有着辉煌的历史与大量的突破性进展,美国在晶体管、半导体以及计算机领域优势相当明显。
但五年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的出口竞争力明显恶化。而长期来看,中国的崛起对美国的权力贴现率构成了更为根本的影响。
随着外汇储备的日益增多,日本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投资、信贷以及对外援助。而我们知道,无论是美元的贬值还是升值,都有集团受益,也有集团受损。
而是否依赖于他国货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在经济上与安全上的自主性。他们指出:在很多领域,日本从美国获得了丰厚的利益。因此,关于人民币升值的争论从2002年起开始升温,2003年以后则更为明显。因此,这一时期的霸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往往是积极的、良性的。
而在美国一直遥遥领先的计算机行业,日本也对其构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当前,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当霸权国家处于上升时期时,霸权的权力贴现率较低,它对长期收益更为看重,因此愿意做出短期的牺牲来换取长远的回报。二战后,美国主导下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有了不同的国际货币安排,它对世界经济的复苏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日本的崛起,日本对外援助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因此,即使日本的威胁和苏联有着相当大的不同,但由于日本的经济挑战严重冲击了美国的国内产业与国际影响力,使得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此颇为担忧和不满。